跟著孩子玩出語言力:遊戲中如何激發孩子的溝通動機?
兒童發展中心 | 許宏瑋 語言治療師

遊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養分


遊戲是孩子學習與語言發展的重要養分,因此大人如何與孩子一起玩,以及遊戲的互動技巧至關重要。

語言的核心功能在於溝通與互動,強調一來一往的交流。在遊戲中,若能跟隨孩子的玩法,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配合大人的玩法,孩子會更有動機與大人一起玩,並能維持良好的共同注意力。當共同注意力建立起來,一來一往的語言溝通就會自然產生。

例如,當孩子在滑車子時,大人不必強迫他/她改玩其他東西,也不需要堅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玩。不妨拿起一台車子,模仿孩子一起滑動,發出「溜溜溜」、「咻咻咻」的聲音,甚至故意用車子碰撞孩子的車,配合「碰~」的撞擊音效。這種自然的模仿與參與,不僅能讓孩子感到有趣,也更容易激發互動中的語言交流。
 

描述行為比提問更有效


描述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比起不停地提問更能讓孩子願意開口,並促進語言發展。許多大人習慣不停地問孩子:「這是什麼?這是車車,對嗎?是不是?」這種提問方式反而可能讓孩子感到壓力,進而減少互動意願。試想,如果大人被連續追問許多問題,也會感到不耐煩或想中斷對話。

相反地,透過描述行為,孩子能感受到被認同與理解,更願意敞開心扉與大人溝通。例如,當孩子在疊積木時,大人可以描述:「疊~疊高高!」把孩子的動作用語言說出來,而不是問:「你在做什麼?」這樣,孩子會更可能自然而然地跟隨大人的描述,說出「疊~疊高高」,在愉快的互動中學習語言。
 

自然情境 自在學習


在遊戲中,重視孩子的興趣並跟隨他們的步調,透過模仿、描述與互動,讓語言在自然的情境中萌芽。大人若能放下過度的引導與提問,反而能讓孩子在遊戲中自在地學習,進一步提升語言能力。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