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真的是大隻雞慢啼? 淺談遲語兒
兒童發展中心 | 許宏瑋 語言治療師

「老師,我的孩子/孫子,快兩歲了,卻還不太說話,只會叫爸爸、媽媽,要什麼東西都用手指,發出嗯嗯嗯的聲音。那他們是不是只是大隻雞慢啼?男生好像說話都會慢一點?再長大一點就會好了?」以上是語言治療師很常遇到家長、長輩對孩子語言發展的描述與擔憂。


當孩子兩歲,認知發展良好、口語指令都聽得懂、與人互動良好、動作發展正常、口腔進食吞嚥動作良好、沒有感官(視力、聽力)、或是刺激不足的問題,但仍不開口說話,或很少說話、聲音不多。這樣的孩子稱為我們稱為”遲語兒”(Late talker)。

遲語兒這群孩子,經臨床追蹤研究證實,60%的孩子在3-4歲時就會追上同齡孩子語言表現,我們稱為語言晚熟者,Late Bloomers,但使用精準詞彙的能力仍弱一些,但有40%孩子3-4歲時仍持續落後。而男生語言發展比較慢是一個錯誤的迷思,事實上男生女生都一樣,在臨床科學研究上並沒有發現男生語言發展有比較慢的狀況。另外有研究發現遲語兒在兩歲時,如果有以下狀況,未來持續落後的風險較高:對於新詞彙的學習較慢、未來閱讀能力較弱、未來數學表現較弱、情緒管控較差。

沒有人知道,孩子將來屬於哪一群,所以建議早期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狀況時,早期尋求語言治療師進行專業介入。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