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常見生活適應問題 - 社會互動
兒童發展中心 | 李姿潁 職能治療師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孩子難免會經歷一段陣痛期,不只要面臨第一次與朋友的分離,小學與幼兒園的社會互動也大不相同,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渡過這段陣痛期呢?

 

幼兒園與小學大不同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在小學及幼兒園社會互動上有哪些需要適應的地方呢?
 

▍ 獨立應對

當同儕之間有衝突時,幼兒園老師通常可以比較即時處理,但進入小學之後,老師會期望孩子試著自己處理看看,即使孩子沒辦法自己處理時,也會希望孩子等到下課、放學時,再跟老師說,因此這也考驗了孩子當下的問題解決、情緒調節能力,也挑戰了孩子事後描述事件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有邏輯的依據前因後果說明,因此可能發生孩子詞不達意、有理說不清、不知道怎麼說而產生衝突、推打等情況。
 

▍ 同儕關係

而小學不像幼兒園,老師會當同儕間的潤滑劑,幫忙將孩子分成一組一組,到了小學後,老師會期待孩子自己與同儕們維持良好的關係,因此可能會發生孩子太害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不太會察言觀色、解讀社會訊息,或是在團體中不知道要堅持己見還是要適當妥協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

在瞭解上述幼兒園與小學不同之處後,我們可以從大班開始就讓孩子慢慢適應入小學後的生活,那該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情緒察覺

我們希望可以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當下是什麼情緒,是因為什麼事件所以我覺得生氣、難過、害怕,藉由辨識情緒與事件連結,可以讓孩子在事後敘述時更有邏輯的說明。
 

▍ 情緒調節

而在察覺情緒後,我們才可以進一步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在家中教導孩子情緒調節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喝水、先離開現場、向好朋友訴苦、如何向老師尋求幫助等,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應用,孩子在自己面對衝突狀況時,才能夠獨立應對。
 

▍ 溝通與表達

而在情緒緩和後,孩子也要適切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並和他人溝通,有些小朋友可能會在急躁的時候吼叫、口氣不好,也有些小朋友會不敢表達、默默忍受,每個小朋友的個性不同,我們需要敏銳地察覺孩子是哪個部份需要協助並加以練習。
 

▍ 問題解決

而在表達情緒過後,孩子也要試著獨立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在家裡先預先練習可能遇到的情況,例如:大家一起玩時,每個人都想搶第一個,這時候我們可以提議輪流、一人一次、猜拳決定誰先誰後,跟大家一起討論要用什麼方法協商,而不論是情緒察覺、情緒調節、溝通與問題解決方法都可以透過大人先示範,讓孩子了解原來還可以這樣做,這樣下次孩子在自己面對這些狀況時,可能就會想到我可以這樣試試看解決問題喔!
 

▍ 察覺社會訊息

另外,閱讀空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我們可以藉由引導孩子注意他人細微的表情、眼神、肢體動作來了解他人的情緒,例如:手插腰代表生氣、皺眉頭代表不開心,如果別人有攻擊行為時要趕快後退、離開現場,保護自己並尋求協助,也要幫助孩子瞭解說反話、諷刺、弦外之音等,例如:家長可能會說「你再玩啊!」,有些孩子可能不懂反話的意思,還繼續去玩,可能就會影響與老師、同儕間的關係。
 

▍ 親子對話

而睡前的時間除了可以一起念繪本外,也是很好的情緒交流時間,趁著這時候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還好嗎?有沒有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想跟爸爸媽媽分享,或是跟手足間有什麼不愉快的,也可以趁這段時間一起討論,不只可以練習事後敘述與表達,也可以討論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一起跟孩子創造一個屬於親子專屬的時光吧!
 


更多小一常見生活適應問題,您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小一常見生活適應問題 - 生活作息
小一常見生活適應問題 - 學習方式
小一常見生活適應問題 - 學習環境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