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注意力?注意力的五個面向

▍什麼是注意力?

當我們醒著時隨時隨地都在接收非常大量的訊息,像是: 
• 外在的感官訊息,包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訊息,例如當您在看這篇文章時,除了文字外,你可能還會注意到冷氣的聲音、皮膚感覺乾乾的等等。

• 內在的思考與想法,包含過去的記憶、未完成的事情等等都會進入你的腦海中,您可能會想到過去也讀過相關的內容,或是突然想到等下要去接孩子、要買什麼而分心。

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呢?在還沒看到上面敘述之前,你可能沒關注過自己當下的聽覺、觸覺、視覺感受,但是當看到這些敘述後,就會被這些訊息吸引,其實這些大量的訊息一直都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可是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聚焦在所有的訊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大腦就會扮演漏斗的角色,把不重要的訊息過濾掉,只注意我們感興趣或必要的事情,選擇並吸取有用的訊息。

而在小朋友身上也是這樣,有時候孩子專注在他喜愛的活動時,連我們聲聲呼喚都聽不到 ; 但有時候孩子在進行一個他覺得無聊的任務時,就連窗外微小的鳥叫聲都聽得到,端看他對哪些訊息感興趣,注意力就會幫助他篩選出這些訊息。

總結來說,我們周遭有許多的訊息輸入,而大腦的第一個任務是「篩選」,幫助我們注意到重要的訊息,而這些重要訊息才會被記憶給收錄並儲存,以便後續提取與使用,因此注意力與記憶及學習有很大的關係。
 

▍注意力的五個面向

根據學者 Sohlberg & Mateer的注意力臨床模式,我們除了要看孩子能不能 (1) 聚焦注意力 (2) 重要的事物上,也要看孩子 (3) 持續專注的時間有多長,(4)是不是能夠一心二用(5)或是隨著當下環境的異動,把注意力即時交替放在不同事物上,而這些就是注意力的五個面向。
 

1. 集中性注意力 (Focused Attention)

• 定義:將注意力聚焦在外在或內在刺激上。

• 舉例:專心聽老師講課、畫畫、拼拼圖、做家事等等。

• 促進方法:當我們遇到一些很有趣、很新奇的東西,很容易就可以專注在這些任務上 ; 但是當我們覺得這件事無聊、不好玩了,要專注就變得比較困難,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著

完成這件事後我一定要買杯飲料犒賞自己。孩子也是一樣,我們可以透過:
  1. 讓任務變得有趣來提升孩子的動機
  2. 完成任務時給他立即的獎勵 :例如:孩子集多少點可以換取他想要的特許權利 –讓孩子做想做的事情或是獲得具體的物品) 。
  3. 明確地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進步,提升孩子的內在動機:由上述的外在動機 (具體獎勵如玩具、食物等) 轉換到內在動機 (成就感),當孩子建立成功的經驗連結。孩子的大腦會儲存累積正向的執行經驗記憶。這次屬於非意識的情緒經驗(unconscious emotional memory),也是決定未來孩子完成任務的動機。

 

2. 持續性注意力 (Sustained Attention)

• 定義:維持一段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在一項特定任務上保持警覺且不分心,並且利用工作記憶處理訊息。



• 舉例:大班的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一個靜態任務12~18分鐘,例如:畫畫、拼圖等,或是可以回憶起幾分鐘前接收到的多步驟指令。而七歲以上的孩子,應該能維持21分鐘以上的注意力,例如:聽課或抄寫一段時間。

• 促進方法:
因為長時間保持注意力而不分心是有難度的,因此持續性注意力可能會隨著時間而下降,此時持續注意力就是關鍵,在分心後能重新專注於原本任務的能力
  1. 視覺化地展現時間:之前很流行的番茄鐘 (tomato clock) 工作法,就是藉由設定一個25分鐘的時鐘來讓自己專注。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方法應用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還沒有那麼熟悉,因此我們可以用沙漏或是計時器等視覺化的方式,讓孩子可以明確地親眼看見運行了多少時間。
  2. 漸進式延長任務時間:孩子一開始能夠持續專注的時間可能不長,因此5歲的孩子可以先從十分鐘開始,慢慢的增加1~2分鐘的時間,在訓練注意力的同時,也要小心不要造成孩子的壓力!
 

3. 選擇性注意力 (Selective Attention)

• 定義:當有多個刺激同時出現時,能選擇並僅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方面或特定活動上,而不受其他不相關刺激所干擾。當孩子的選擇性注意力發展成熟時,代表孩子可以忽略來自外在(例如噪音)與內在(例如思想、情緒)刺激的干擾。

• 舉例:孩子在到校時,能夠自己把書包、水壺收納好,而不會被人來人往的人潮吸引 ; 或是上課時,能專心聽老師的指令,而不會因為窗外的風景或其他同學插話而分心。

• 促進方法:
  1. 減少外在環境的干擾:大人也很常會因為無關的刺激而分心,像是手機訊息聲等,而這時候我們通常會把手機設定為靜音,消除干擾來促使自己專心,對孩子也是如此,減少環境中的干擾物有時就能有明顯的改善,像是桌上只擺當下任務需要用到的東西,把其他的玩具都收起來,避免孩子看到其他新奇的事物而分心。
  2. 給予監督與提醒:在孩子的注意力功能還沒發展成熟前,孩子難以自動發展出專注的策略,所以透過大人外在給予的提醒和監督,對於塑造孩子專注的能力是有必要的,當能力培養成熟,孩子也能自動運用大人教導的方式,協助自己保持專心。
 

4. 分散性注意力 (Divided Attention)

• 定義:同時進行兩件以上的事或回應二種不同需求的能力。把注意力分配到二個任務中,不斷地在不同任務間交替注意力。

• 舉例:一邊聽父母的指令,一邊完成手上的任務;或是一邊回答問題一邊做家事;或是一邊聽老師上課,同時看著黑板,並抄寫與聽寫筆記;一邊看著樂譜並一邊演奏樂曲;一邊聽線上會議內容,一邊檢查電子信箱的信件。

• 促進方法:
從練習專注一件事情開始,再逐步增加任務複雜度:我們在剛學開車時,會需要一邊注意車子有沒有保持在中線、腳要踩剎車跟油門、一邊注意後照鏡等等,但是一開始因為還不熟練,會沒辦法很有效率的同時注意這麼多事情。然而待熟能生巧之後,這些一連串動作變的自動化(automaticity),不需要太多思考時就可以同時分配注意力在不同事情上。因此對於孩子也是這樣,目標是先讓孩子練習做好一件事,穩定熟練後再讓孩子試試看同時執行兩件事,例如小籃球員會先練習運球,再練習投籃,最後再進入對打。
 

5. 轉換性注意力 (Alternating Attention)

• 定義:即一種心理靈活性。在不同認知任務間轉換並分配注意力,將注意力焦點從一個活動放到另一個活動或再次轉換回原本的活動。特別是需要在既定或進行中的活動做出突然改變時,轉換性注意力會更具挑戰。

• 舉例:在上課時,除了需要聽課外,也需要抄寫、運筆,是否能夠在這三項任務中順利轉換,或是在玩樂高時,可以一邊看著圖樣一邊照著拼,如果這項能力較弱的孩子,可能就會不知道剛剛看到哪裡,而需要來回比對。另外,轉換性注意力也包含聽到上課鐘聲時,可以從下課情境轉換到上課情境的能力。

• 促進方法:
  1. 從練習專注一件事情開始,再逐步增加任務複雜度:轉換性注意力與分散性注意力一樣,都涉及了兩個以上的任務,因此我們一樣要先讓孩子對單一任務熟悉後,再讓孩子同時進行多個任務。
  2. 事前預告時間與流程:告訴孩子我們玩完積木後,就要去洗手、吃飯囉,並設定鬧鐘,在要收玩具前的五分鐘就提醒孩子,也可以。
 

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壓力、情緒不穩定、焦慮、憂鬱或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因此如果您觀察到孩子有注意力問題,您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或是預約兒童發展門診進行進一步檢測。

《孩子容易分心?試試十個提升注意力的原則》


參考資料:
Eric J. Mash, David A. Wolfe. (2019)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7th.
李宏鎰(2017)。認知心理學。
(Sohlberg & Mateer, 1987, 2001, 2010)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