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語言】上小學常見語言問題 - 教室外溝通與行為問題
兒童發展中心 | 許宏瑋 語言治療師

常見的溝通與行為問題

入小學之後,孩子開始需要自行與同儕、老師進行溝通、協商,那可能會遇到的溝通與行為問題有哪些呢?

▍ 詞不達意

對事件無法好好描述,特別是跟同學發生衝突時受委屈、有理說不清

▍ 要求與請求

不知道怎麼請求加入遊戲團體、怎麼跟別人借東西、邀請別人加入遊戲、要求借過,而當小朋友不知道怎麼說時,可能會用拍的、用撞的,雖然小朋友沒有惡意,但是其他小朋友可能誤以為是在打他

▍ 指令與規則

對團體遊戲指令有注意力、記憶力的困難,可能遊戲會玩不起來或是別人不想跟他玩。

▍ 衝動與分心

對於團體遊戲規範易受感官刺激吸引、衝動、忘記規定,造成力道控制不好容易分心,可能導致遊戲中斷。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

▍ 詞不達意—描述訓練

詞不達意的孩子可能比較難清楚表達自己意思,遇到挫折或委屈時可能有理說不清,因此我們可以進行描述訓練,使用由Staal發展出來的故事臉,以一張臉的圖形讓孩子用視覺意象、有結構的理解故事,請孩子在讀完故事後,用畫圖或寫字的方式寫下故事背景(發生地點與時間)、故事角色、故事主題以及事件的順序與結局
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未來在描述事情時,可以清楚地描述一件事發生在哪裡、什麼時候、前因後果、問題是什麼、各自的角色,而對語言發展比較吃力的孩子,要清楚的表達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很困難的,因為說故事不只需要用嘴巴說,還要邊用頭腦思考,因此用視覺方式呈現時,比較容易回想,便可以減少大腦的負荷量,可將注意力放在口語表達上,以減輕孩子在描述事情的認知乘載量。


▍ 要求與請求—腳本治療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預先排演在學校會遇到的狀況,例如:怎麼加入別人的遊戲、怎麼邀請別人加入團體、怎麼拒絕別人,以及遇到衝突事件有怎樣的解決方式,並且先預先告知孩子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並且可以跟老師討論需要協助的地方、地雷在哪裡,親師溝通也可以幫助老師知道如何協助孩子。


▍ 記不住複雜指令—聽覺記憶訓練

(1)扮家家酒
孩子當老闆,爸爸媽媽飾演客人,一起玩點餐遊戲,從一項餐點開始,慢慢增加到兩項、三項,也可以加入特殊需求,例如:不要洋蔥、少冰等,在遊戲過程中慢慢增加需要記憶的項目。

(2)練習抽象指令

有順序性的先…再…最後;條件性的只要帶….不要帶;有方位的左手手邊、右手邊、在…上面、在…下面;翻到第幾頁;訂正幾次;把…抄下來。


▍ 衝動、愛插話—輪替練習

衝動、愛插話的孩子可能比較不會判斷什麼時候適合說話,而打斷同學的發言或遊戲的進行,或是一件事情講不到一半就急著講下一件事,因此我們可以進行輪替練習,因為輪流這件事在語言及溝通上是非常重要的,懂得輪流的孩子,就會等待別人、判斷情境,久而久之就可以減少什麼事都是我最大、我優先的行為。
(1)從行為開始練習輪流:例如:輪流發牌、抽牌、做家事等。
(2)玩故事接龍遊戲,練習輪流說故事。
(3)對同一主題發表意見,例如:連假的時候大家去哪裡玩呢?下一個小朋友就要從上一個小朋友的回答接續問下一個問題,像是我連假去動物園玩,下一個小朋友就問:那你在動物園有看到什麼動物呢?以此來練習接話與發話、不離題的能力。
 
 
 
更多入小學常見語言問題,您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上小學常見語言問題 - 閱讀問題
上小學常見語言問題 - 書寫問題
上小學常見語言問題 - 教室內語言理解和表達問題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