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語言命名能力及訓練方式
兒童發展中心 | 許宏瑋 語言治療師
命名是孩子對於實際物體、概念的指涉能力,是最早發展出的語言行為之一,嬰兒時期用手指物的動作就是命名能力的前期表現,之後孩子會逐漸知道特定詞彙代表特定的事物。一歲半的孩子聽到一個新詞彙時,會快速比對自己已知的詞彙,然後找出新詞彙指的是什麼事物。
過度類化與類化不足
孩子學習詞彙時,會出現「過度類化」和「類化不足」的狀況。過度類化的例子像是把四隻腳的動物都叫作狗狗;而類化不足則是把該詞彙限定在特定的事物上,不會擴展使用,如:只有家裡的兔子,才叫兔子。這是一個正常的語言發展過程。隨著兒童接觸的語言刺激越來越多,他們對詞彙的語意特徵越來越清楚,例如:想到「蘋果」的時候,就會同時下意識地聯想到「水果」、「紅色」、「富士」、「甜」、「圓圓的」等詞意特徵,「過度類化」和「類化不足」的現象就會慢慢減少。
聚焦刺激法
掌握語意特徵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詞彙;聚焦刺激法是部份透過語意特徵來訓練孩子習得詞彙,即把目標詞彙放在6-8句的描述裡面,讓孩子聽到,例如目標詞彙是彩色筆,大人則對孩子說:「畫畫用的彩色筆、很多顏色的彩色筆、漂亮的彩色筆、長長的彩色筆、老師的彩色筆、放在桌上的彩色筆、請給老師彩色筆」孩子就會聽到目標詞彙6-8次。大人再接著問孩子這是什麼,或你要什麼(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說),孩子這時就會比較容易自己將詞彙說出來。而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孩子也會一併學習到這些語意特徵的詞彙,如:畫畫、漂亮的、長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