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挫折忍受度太低-家長引導原則
玻璃心嗎?看看以下選項,你中了幾個?
□ 事情一次做不好就放棄
□ 遇到挑戰就容易情緒暴走
□ 做錯一點事就會很緊張焦慮
□ 覺得好像很難,所以還沒嘗試就先拒絕
□ 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是有點玻璃心的大人,有些脆弱,不那麼勇敢。所以,當我們有了孩子,總會很希望他們不要重蹈覆轍,希望他們比我們更好。
玻璃心的性格,可能源自於孩童時期。雖然大人會覺得小孩子遇到的都是小事,但孩子的人生觀就是從這些小事堆積而成的。

畫圖被嘲笑、積木疊得不夠高,孩子一次次經歷的這些小小挫敗,如果缺乏友善的引導,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越來越低。

挫折忍受度低的孩子,遇到事情就比較容易情緒暴走,也容易想得太多,導致不敢跨出開始的那一步。不過沒關係,一切都還來得及!現在開始,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今天由暄雯職能治療師,為大家提出了8個增進孩子挫折忍受度的原則,家長在帶著孩子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把同樣的心態用在自己身上。

好好照顧自己,才能好好照顧孩子。

【原則1 讓孩子拆解任務,漸進式達成目標】

將大目標拆解成多個小目標,用漸進式的方式達成,可以降低挫折感,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經驗。
 

【原則2 同理孩子的感受,給予陪伴】

說出孩子在意的事情與情緒,同理孩子挫折時的心情。告訴孩子沒關係,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大人會在身邊陪伴你,一起想辦法解決。
 

【原則3 鼓勵孩子,相信他可以做到】

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可以處理與面對挫折。
 

【原則4 培養孩子不怕犯錯的能力】

讓孩子知道錯誤只是一種練習的過程,著重討論下次怎麼改變,就可以更好。
 

【原則5 教孩子冷靜的方法】

提供孩子冷靜策略(例如:擁抱、喝水、離開現場等),先從開放式問題,詢問孩子:「有甚麼方式可以冷靜呢?」,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也可以用二選一的方式讓她自己選答案,然後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自己練習,讓孩子體驗自己有處理情緒的能力。
 

【原則6 給孩子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透過開放式問題或二選一/三選一的方式,讓孩子決定如何克服學習的挫折。
 

【原則7 讓孩子透過經驗,建立自我價值感】

反覆練習問題解決的策略,讓孩子發現自己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
 

【原則8 讓孩子改變自我認知與信念】

大人可以協助孩子了解「就算沒有那麼完美,爸爸媽媽還是愛你,因為你就是你自己」、「我們都會被無條件接受,是因為我們是我們本身,而不僅因為我們做了甚麼或能做甚麼」。

以上8個原則,大家可以記在心裡。當孩子遇到困難,尤其是在學習新事物時,可以靈活運用這些原則,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支持!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