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早療自費市場
早療要怎麼做?做得好?是個複雜又揪心的問題。
最近接受了一個有關早療現況的採訪。記者請我分析健保與自費的差異,並指出目前是否因為健保的早療聯評與治療都需要排隊等待長達3-6個月以上,導致家長不願等待而轉向自費環境尋求協助?他也詢問了早療專業人力的現況,是否有因為人力不足而產生排程冗長的問題?我認為這是許多焦急父母關心的議題,很需要好好來解釋一下。
先讓我們從父母的焦慮談起。通常父母來求診的原因都是:到底我的小孩發生甚麼事?尤其是症狀不明顯的孩子。一般在3歲前,多以語言遲緩的主訴而來。他們擔心到底是真的遲緩還是只需要多刺激就好?而3-6歲時的主述則以社交互動、情緒、專注力為主。
 
這個時候很重要的一件事,就在於門診是否能排除問題及找出日後可能的介入重點,以改善小孩現在的狀況。以3歲前的語言為例,我們在門診時就必須利用遊戲和互動去了解孩子是否有社交互動的問題,比方說會不會玩輪流或假扮遊戲?會不會開口請求幫助或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只用手勢或藉別人的身體來表達意圖?有沒有很好的共同注意力?會不會做動作的模仿?這些都能看出社交互動的困難點在哪裡,這些地方也是語言能力沒有發展或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必須澄清孩子是否有認知的問題。當這些重要的因素都被釐清後才是選擇治療的關鍵,而不是只因語言發展緩慢就立刻進行語言治療。
 
再例如,3-6歲的孩子被帶來,想讓我們看看是不是有衝動、過動、不專心(ADHD)的情況。我們也會試著排除相關的因素,比方說有沒有吃甜食?有沒有大量地使用3C產品?晚上睡覺會不會打呼?磨牙?容易驚醒?找找有沒有口呼吸的證據,有沒有社交互動障礙,讓孩子無法融入團體生活而看起來像不專心、家裡的環境,甚至教養方式等。當然也會進行標準的專注力評估。這些都能讓父母們更聚焦孩子的問題來源,才能對症下藥,給予幫助。由此可知門診的重要性。
 
另一件要說明的是健保與自費的差異。大家似乎都會有個迷思,就是健保治療要等很久,所以來自費排會比較快,也會覺得自費就是環境好、有專人服務等。其實這都不是自費診所存在這個市場的價值。
 
首先,自費治療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並不是馬上就能排。因為孩子仍然需要經過門診甚至進一步的評估。而自費跟健保其實是相輔相乘的。在自費的領域裡,我們有充分的時間能夠進行深入的晤談及完整的評估,甚至了解家庭組成跟可能有的問題,乃至於小孩的性格及教養。此外,我們在治療的選擇上,會分析及排列優先順序,如此會讓治療的效果得以加倍及加速。
 
另一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治療和大人非常不同,是不能刻板及一成不變的。怎樣能夠即時調整,保持孩子穩定的參與動機是一門大學問。這中間就必須仰賴我們跟家長跟家庭間建立一個強烈的夥伴情誼。我們是家長們的後盾與支柱,也是他們的教練導師。我們需要他們幫忙收集學校及家裡有關孩子的訊息,我們也需要他們在家裡模仿操作我們在課堂上給予孩子的策略跟遊戲,讓孩子的訓練能自然地融入他們的生活而不中斷。真正做到以家庭為中心的治療理念,才能把效果放到最大,也讓孩子能將在治療室學習的東西正確運用,去適應不同環境的挑戰。這些才是我認為自費與健保的差異所在。
 
而大家常常抱怨,健保要排很久,最後想要跟大家強調,因為預防醫學的進步,在健兒門診中,不論是新生兒科醫師,甚至小兒神經心智科,也都會很敏銳地幫忙發現孩子的問題。因此近年逐漸提高診斷率,致使整個早療的需求大量提昇。我們的確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需求,調整醫療配置跟人力。而這跟教育一樣是件百年樹人的事,需要妥善的規劃、資源協調及長期的政策配合,身為醫療專業人員,我也期許台灣的早療環境能越來越友善,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