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講話怪怪的
最近在門診中看了很多因為語言相關問題而來求診的孩子,很多案例是家長們發現孩子到了應該有口語的年紀,卻沒有口語出現或很少,這部分的孩子在診斷上相對簡單。但有另一群孩子則是整體發展去看起來都很正常,也很聰明,但與他談話時卻總有一種違和感,然而一時間也說不上來哪裡有問題,像這樣的情況,父母們也會擔心是否該帶著孩子尋求專業的語言評估。
而到底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們常常在門診會觀察孩子的重點,給這類的父母們作為參考。
 
一般來說,3歲以上口語發展良好的孩子,如果我們觀察到以下情況,就應該高度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小孩存在問題的徵兆。
 
首先,我們會觀察聆聽小孩講話的整體狀況,包括語調、音量、節奏和速度等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可能表明某種程度的語言障礙。例如,講話語調緩慢且斷斷續續,也就是家長常說的敘事不完整,好像很久才能說出一個字來,前因後果的連結也不是很清楚。若這種情況持續到5歲以上,就要高度懷疑小孩在口語組織上欠缺時序性,如果不加以整合,可能會說話七零八落,難以理解,但實際上他是有能力完成完整的表達。
 
有時候小孩講話的速度可能過快,聲音抖動不規則,以至於影響了句子的理解,會讓人感覺是口吃的症狀;或者語調奇怪,音調重音不當,甚至是明顯平淡缺乏調性或音量一致等異常情況,這些都會在與小孩對話的過程中被發現,需要持續觀察和記錄。
 
再者,當我們與小孩互動會談時,我們會記錄幾個明顯的口語特異情況。例如,觀察是否出現「鸚鵡式的仿說」,或者是否高度重複出現「刻板與獨特的語詞跟句子」,並伴隨著一定的語調。另外,或者是出現「不尋常的用詞或發音」,例如使用「你」跟「他」來表示「我」。
 
臨床上,舉凡「刻板、重覆、奇怪」的口語都必須被記錄下來。有時可能你雖然感到奇怪,但因為孩子的敘事內容是可以理解的,導致這些特徵會被忽略而被以為沒有問題。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講話的內容。有幾個觀察重點。第一,內容裡孩子要能自發主動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經驗。這也可以是對別人問題的詳細回答,但回答的內容不應只是明確說明問題,還需包含新的訊息。當然,他也可以只是個人興趣的闡述,但不應僅限於有興趣的主題。就像很多家長提到的,小孩喜歡講自己有興趣的事,但完全不在乎時機、場合是否恰當,不管當時在討論什麼主題,也沒在管別人是不是對話題感興趣。而只要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就不講或講不清楚。
 
針對談話內容的第二觀察重點是,除了會自發講述自己的想法外,還必須能夠包含主動詢問,對別人的想法、經驗與反應感到有興趣,這樣才是一個有互動且彈性的對話內容。
 
第三點是在臨床上,家長常會難以分辨孩子口語上的問題,因為很多孩子在例行性的事件上表現得沒有問題。然而,在非例行的事件,例如被要求轉述假期或突發事件的內容,往往因為沒有可遵循的線索或沒有特定的時序順序來引導,就會讓孩子的口語表現顯得奇怪。學校的環境相較於家裡也較有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學校老師往往能藉由這類的非例行事件,較快察覺孩子所呈現的溝通缺陷。有些人在例行性的情境表現得不錯,但在非例行的情境下表現較差。有些人需要特定引導,或只會描述不太可能發生的非真實情境。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內容外,口語溝通另一個觀察的重點是對話的流暢性。流暢性的定義必須包含4個元素:「談話對方問問題」、「己方回答」、「談話對方評論己方的回答」、「己方對對方評論的回應」。這裡強調的是互動性,必須是一來一往,對言語做出回應,並且會有些延伸的談話內容,不一定只是談話題目本身。
 
我們在前面探討了許多口語溝通應注意的地方。最後,還要提醒父母一件事,就是除了口語溝通外,非語言的手勢也是我們可以觀察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非語言手勢包括以下幾種:
 
  1. 描述性手勢:例如刷牙動作或火車過山洞的手勢,代表一個物體或事件。
  2. 一般性手勢:如擊掌表示做得好。
  3. 訊息或工具性的手勢,如指路、聳肩、點頭搖頭。
  4. 強調性手勢:即伴隨著講話時的手勢,如打拍子或打擊。 
手勢本身也具有溝通功能,所以如果口語溝通中缺少手勢,會讓我們感覺有不盡完整的感覺,也會讓我們感到怪怪的。臨床上我們也格外注意這方面。
 
希望上面這些觀察小技巧能提供給父母,在擔心孩子的口語發展時有較具體的方向可以參考。若是發現有問題也才能及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