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是工具人嗎?
不知道是否有其他家長與我一樣有這樣的感覺,就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逐漸變得有需要時才會來找你?「媽媽可以幫我拿甚麼東西嗎?」「媽媽可以帶我去哪玩?」「媽媽可以買甚麼東西給我嗎?」很多親子的互動與交流都必須建築在某種目的上為基礎才能展開。
講起來似乎很哀傷,令人覺得孩子很現實,好像只有在需要時才找我們。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互動在醫學上被定義為工具性互動,也就是基於目的和需求的互動。通常,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相處就是這種工具性互動。仔細想想,我們的朋友關係中,或許也有些是從這樣的基礎出發,而正是因為我們有了這個開始,才能進而了解對方的性格、習慣,甚至興趣,雙方也能自然而然的逐漸建立情感互動。
有時,我太太看著女兒指使我做一堆事情,事後還會故意抱著我說:「你是天下最棒的爸爸了,我最愛爸爸了!」都會不禁搖頭猛笑,被差遣的爸爸做牛做馬卻樂此不疲,甚至還會期待下次的差事。這真是「工具互動與情感互動」的終極表現啊!
而在自閉症類群中,有一類社交障礙的孩子,他們的功能相對較高,不論是語言、智能還是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不錯。有時候,我們很難輕易察覺到他們社交上的障礙。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和類型,就會發現他們的互動多半偏向工具型互動,他們的肢體語言也明顯以目的性為主。真正情感交流的部分比較少,對人事物的反應相對冷淡、比較不會開啟話題,也無法承接他人的話題,難以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從這個角度觀察,你就可以發現不少孩子的端倪。
這類孩子被帶來就診時,他們看起來都很討人喜歡,看似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候診時也會與醫護人員有所互動。而父母的主述大多是不論學校老師或家長,都覺得這個小孩的敘事能力很差,常常無法完整回答一個問題或完整敘述一個事件。敘事障礙可能的原因除了自閉症類群常見的缺乏時序描述之外,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原因就是前述提到的,他們與人的互動太過單一,偏向工具性互動。一個完整的事件描述,會需要主角、背景、起因、經過以及結果,這些元素同時也會交雜著當事人的各種情緒表達及觀察,但這類的孩子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目的是否達成,而忽略了事件中涉及心理情感的描述及理解。當一個事件發生時,不太可能只有工具性的目的,而沒有情感的交流,無怪乎他常常會將事件描述的很單板或破碎,甚至無法將自己的生活串聯起來。因此,我們在專業上會觀察互動的連續性和流暢性。這些孩子其實都很聰明,我們希望能盡全力的幫助他們,讓他們的人生能更加平順,不會因此而顛簸不安。
此外,大家或多或少可能有聽過關於感覺統合訓練的相關議題。這類小孩有時在學校會因為做出很多尋求感覺滿足的行為,例如在椅子上來回搖動、轉來轉去、東摸西摸甚至觸摸同學,而讓老師覺得他們過動或無法專心。在過去的心理專業並不注重這一點與社交互動的聯繫,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很多這類小孩會發展出許多特殊行為,以調節因感覺統合不良而產生的不適感。也就是說,如果不加強他們的感覺調節能力,他們的問題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因此,下次若是孩子帶著明確目的性的進行互動,或是肢體語言表現得較冷淡,也先不要根據直覺,立即認定這個小孩的個性就是很現實。也不要過早的下定論,認為孩子在學校或是家裡的過動表現,單純是坐不住、不專心。爸爸媽媽或是照顧者可以再花更多時間仔細觀察一下,小孩這些行為的背後,或許有可能都是社交互動的問題。
有時,我太太看著女兒指使我做一堆事情,事後還會故意抱著我說:「你是天下最棒的爸爸了,我最愛爸爸了!」都會不禁搖頭猛笑,被差遣的爸爸做牛做馬卻樂此不疲,甚至還會期待下次的差事。這真是「工具互動與情感互動」的終極表現啊!
而在自閉症類群中,有一類社交障礙的孩子,他們的功能相對較高,不論是語言、智能還是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不錯。有時候,我們很難輕易察覺到他們社交上的障礙。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和類型,就會發現他們的互動多半偏向工具型互動,他們的肢體語言也明顯以目的性為主。真正情感交流的部分比較少,對人事物的反應相對冷淡、比較不會開啟話題,也無法承接他人的話題,難以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從這個角度觀察,你就可以發現不少孩子的端倪。
這類孩子被帶來就診時,他們看起來都很討人喜歡,看似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候診時也會與醫護人員有所互動。而父母的主述大多是不論學校老師或家長,都覺得這個小孩的敘事能力很差,常常無法完整回答一個問題或完整敘述一個事件。敘事障礙可能的原因除了自閉症類群常見的缺乏時序描述之外,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原因就是前述提到的,他們與人的互動太過單一,偏向工具性互動。一個完整的事件描述,會需要主角、背景、起因、經過以及結果,這些元素同時也會交雜著當事人的各種情緒表達及觀察,但這類的孩子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目的是否達成,而忽略了事件中涉及心理情感的描述及理解。當一個事件發生時,不太可能只有工具性的目的,而沒有情感的交流,無怪乎他常常會將事件描述的很單板或破碎,甚至無法將自己的生活串聯起來。因此,我們在專業上會觀察互動的連續性和流暢性。這些孩子其實都很聰明,我們希望能盡全力的幫助他們,讓他們的人生能更加平順,不會因此而顛簸不安。
此外,大家或多或少可能有聽過關於感覺統合訓練的相關議題。這類小孩有時在學校會因為做出很多尋求感覺滿足的行為,例如在椅子上來回搖動、轉來轉去、東摸西摸甚至觸摸同學,而讓老師覺得他們過動或無法專心。在過去的心理專業並不注重這一點與社交互動的聯繫,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很多這類小孩會發展出許多特殊行為,以調節因感覺統合不良而產生的不適感。也就是說,如果不加強他們的感覺調節能力,他們的問題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因此,下次若是孩子帶著明確目的性的進行互動,或是肢體語言表現得較冷淡,也先不要根據直覺,立即認定這個小孩的個性就是很現實。也不要過早的下定論,認為孩子在學校或是家裡的過動表現,單純是坐不住、不專心。爸爸媽媽或是照顧者可以再花更多時間仔細觀察一下,小孩這些行為的背後,或許有可能都是社交互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