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到底是過動還是不專心?
暑假來臨,診所也迎來專注力檢測與評估的旺季。許多家長經過一整個學期的煎熬,不僅要忍受老師的抱怨,同時也擔心小孩的學業表現。趁著假期,他們便趕緊帶孩子來找我們諮詢專業的意見,想知道小孩是否真的有過動、衝動或不專心的情況。
在初次診斷中,我們通常會要求家長填寫一個有常模的篩檢量表,根據小孩的年紀對照其他同齡孩子,判斷他們在過動/衝動跟不專心的表現是否有差別。很多家長雖然感到擔憂,但篩檢出來的結果通常都在平均值範圍內,並沒有偏離常模。也就是說,小孩的狀況只是看起來很像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但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干擾著他們平常的行爲表現,因此,我們的工作是協助家長排除一些可能不會影響小孩行為的因素,同時提供衛教,教導家長適當的改善方法與建議。

在生活習慣中,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是食用甜食。根據研究,體內血糖的波動很大,雖不會造成認知跟行爲問題,但的確會影響小孩的專注跟情緒。後來的研究更發現,其實更多是因為糖果裡有很多添加物、化學物質,被認為更有可能是加重相關衝動、過動、不專心行為的主因。因此,戒吃甜食就變成門診的第一個建議。
 
另一個現代生活很難避免的就是使用3C產品。久而久之,也容易加重小孩不專心的症狀。我並不是一個完全反對3C產品的醫師。現在有很多的學習都會使用,就像我們家小孩,在小學2年級時,iPad已經是被學校要求的標準配備了。很多的課業都要在上面進行。但3C產品對於這類小孩的最大影響是沒有互動,只有單一方向的資訊輸入。此外,3C產品的聲光效果很精彩,但學校的學習內容並不都這樣的引人入勝,往往就會讓小孩覺得無趣,看起來不專心。
 
所以,我常給家長的建議是:不是不能用,但你要充分的陪伴他使用。大約10-15分鐘可以暫停一下,然後想辦法跟小孩互動。可以問他剛剛看的內容,也可以問他對故事情節或人物角色的感覺。甚至可以只是去回想是不是曾經在別的地方看過同樣的東西,這樣都能改善3C產品對專注力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當然,如果非必要,減少或不使用3C產品對兒童專注力的發展來說會是比較重要的。

而在行爲上,我們比較關心這類小孩的是其實他有可能有些社交互動障礙,比方說有自閉症類型光譜症狀特質(ASD)的孩子。他比較難融入團體生活,在教室內也比較難守規則,有很多的固著行爲,常常會干擾老師教學的進度。這類小孩有時候看起來就是動來動去不專心,常常插話,不排隊,會讓老師誤以爲有專注力的問題。臨床上常常發現他其實是ASD共病ADHD,處理上可能就會建議要進行治療。

另一個常見的行為問題是小孩其實有感覺統合的問題。他常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動來動去,轉來轉去,手在桌上不斷摸來摸去,甚至會一直去摸同學或有其他的身體接觸。在學校裡,他常常到處衝撞,可能造成很多意外的傷害。實際上,這些行為都是他在尋求感覺刺激,當他得到滿足後才會停止,這樣的情況看起來也相當不專心。
 
其實,每個小孩生下來對於感覺刺激的需求是不同的。又因為疫情期間活動的機會減少很多,所以最近有很多小孩這方面的問題變得明顯。我會建議家長要趁著疫情穩定時多帶小孩戶外活動,讓他們爬高爬低刺激本體感覺,玩溜滑梯盪鞦韆刺激前庭覺,並在不同的公共場所接觸不同的聲音,這樣可以降低小孩對聲音的敏感程度,避免太容易受到驚嚇。在草地、泥土、石子地等地方讓小孩去踩踏、摸索,也可以降低他們觸覺的尋求。當然,對於嚴重的孩子,我們仍然建議尋求專業的感覺統合治療與訓練來幫助他們。

此外,臨床上也常發現有一個結構上的問題會影響這類專注力邊緣的孩子,那就是口呼吸。很多小孩因為過敏或常常感冒,導致他的鼻子長期不通,必須要藉由嘴巴來呼吸。口呼吸的小孩空氣大進大出,氣體沒辦法充分進行交換,血氧濃度會較低。並且無法從鼻腔黏膜得到調節心跳、血壓等的物質,會讓生命徵象波動大,令人焦躁不安。而睡眠時自律神經的功能不理想,交感神經沒辦法減弱休息,持續作功,小孩會打呼、磨牙,甚至半夜警醒。睡眠品質變得不好,起床後也昏昏沉沉,無法專心。  
 
同時,這類小孩因為口呼吸,所以舌頭的動作變得不靈活,也常合併有構音的問題。常常在4-5歲時帶來看專注力的問題,年紀再大一點又被老師說有講話不清楚的情況,要求家長就醫。所以,我們在門診都會一起評估,如果有這種現象,會提早給予家長建議,比方說洗鼻子保持暢通,練習從鼻子呼吸,甚至做口部及舌頭肌肉的運動,從而改善小孩的不專心行為。效果也相當不錯。

這類專注力不良邊緣的小孩,就像我在前文中所述,其影響因素是多元的,需要多方面的觀察和了解,抽絲剝繭地去幫他找出問題,才能更精準地協助他們改善自身的狀況,並且更好地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