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不知道有沒有父母因為守時這件事而感到很困擾?我從小就是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的安全感,這樣才能預先設定行程,也能隨時調整做事情的節奏,長大後進了醫學院,在忙碌的臨床工作跟壓力下,又更強化了我對時間精準度的要求,更是難以接受別人慢吞吞跟遲到這檔事。
而真是不巧,我大兒子就是個慢郎中,是個不太會計畫自己生活跟行程的人,所以他的媽媽為了不讓他上課遲到、補習忘了去、甚至錯過他最愛的球類競賽,練就了超強的秘書功能,也間接讓他變得更沒有時間概念了。

當我們遇到這類難解的親職問題的時候,大部分的人的反應應該會開始嘮嘮叨叨的責備「你為什麼又遲到了?」「你每次都遲到!」「到底是為了什麼讓你每次都不準時?」「你這樣接下來的事情怎麼來得及? 」而我們通常得到的回答會是 「我不知道我為甚麼會遲到!」「我哪有每次都遲到!」「都是誰誰誰害我的不然我可以準時的!」「一堆事全部擠在一起忙不完了! 」然後進入了沒有交集的溝通。

事實上這樣的對話是沒有結果的,因爲我們一直執著於找出遲到的原因,卻忘了現在跟未來,忘了保持目標與希望,更忘了去發掘自己的能力及可能的改變。也就是雖然你已經又遲到了,但可以檢視這次是否有好的改善,值得我們提取出來放大它,讓下一次能更趨近準時的要求。

這讓我想起一個心理治療的理論,叫做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創立這個理論的其中一位創辦人是韓籍美裔的治療師Insoo Kim Berg,她將東方太極的印象融入這個理論之中,太極之中有黑有白,黑色部分就像我們一直在尋找問題的原因,而白色部分則是我們持續發現目前還能做的努力及改變多,而不是糾結在尋找原因診斷。當然我們會需要一些原因診斷來當成我們對整件事的基本了解與認知,但在較近代的心理治療模式會希望黑的部分少一點,多一點白的空間,能讓對話的深度被開啟,也比較能在短期內得到些解決的方法。
 
回到我和大兒子的爭論,或許我可以改成這樣說:「我聽了你遲到的理由,你說明的很清楚很詳盡,而其中我聽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想來問問你⋯」
或是也可以這樣說:「你雖然遲到了,但你剛剛在忙其他事的時候,聽到我打電話給你,就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立刻下樓來了⋯」誠如Berg曾說過的「所有負向行為其背後必有正向意圖」我們就是要想辦法去發現這些隱藏在背後的正向意圖。遲到是一個負向行為,但他知道遲到是不對的,而且隨即放下手邊工作來赴約,就是個好的正向意圖。
 
Berg又提到,如果行為沒辦法被讚美,那就想辦法讚美他的認知。就像青少年都知道抽菸不對,所以想盡辦法也要偷抽菸的行為我們是不能讚許的,但他之所以用盡方法躲避,怕被父母發現他抽菸,是因為他知道抽菸是不對的,是對他健康不好的,所以他怕被發現被責罵,這種能夠分辨是非的認知,則是可以被稱讚的。
 
此外我們有時候在處理親職問題時,會對事件做太多的詮釋,或是有過多的情緒性字眼,如此往往會引發更多防衛的行爲。就像我們說「你每次都遲到!」他馬上會回答「我哪有每次都遲到!」,倒不如明確告訴他,你哪幾天遲到,而今天又發生了。 又比方說,你發現你同事周末去剪髮了!你說:「嘿 !你剪頭髮了!」跟你說「你剪這個髮型好年輕」前面那句話很客觀沒甚麼傷害,後面那句話可能令聽的人在主觀上會覺得:「所以你是嫌我平常髮型很老氣嗎?」防禦行爲便呼之欲出。


最後再提供給大家一個在親職溝通上很容易操作的方式,就是同理對方。雖然很多的親職溝通都會強調這個,但「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告訴我們不要過度同理,所以他們提出了一個「自然同理」的理論,有一句很簡單的開場白,那就是回答「of course/當然」我們只要少說「為甚麼?」多說「我了解,當然⋯」就能減少很多親職衝突。只能說敎養小孩真的超級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