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嬰幼兒免疫力的5個黃金支柱
近來高傳染性疾病種類愈來愈多元,讓家中有小孩的爸爸媽媽們非常憂心,更是不敢讓小孩外出片刻半晌。
相信許多爸爸媽媽也開始在網路搜尋提升幼兒自體免疫的方法。
但是你會發現,提升小孩免疫力沒有太多困難的方式,保持正常作息、定期運動、常保心情愉快、充分的營養、定期施打疫苗這五個方式,就是讓小朋友遠離病毒的五個黃金支柱。
保持正常作息
充足的睡眠是小孩腦部發展與生長的重要關鍵,讓小孩有充足的夜間睡眠及午睡除了可以保持嬰幼兒的健康,甚至對於記憶、學習與情緒調節都有很大的幫助。表列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0-5歲的小孩每日應有多少睡眠時間。(資料來源: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
定期運動
兒福聯盟2018年曾做過一次問卷式調查發現,台灣兒童近半數以上沒有每周運動習慣,運動強度也偏低(公園遊玩、騎車及散步),數據遠低於國際水準。爸爸媽媽一定得知道,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對於小孩有極佳的幫助,從嬰兒初期的地板運動到幼兒一般肢體動作(走、跑、跳)都可以促進骨骼肌肉神經發育,此時再搭配靜態的手部操作(或桌上活動),更能並增進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的安定性,同時增進身體免疫能力。美國兒科學會對於小孩的運動時間提供些許建議。
(資料來源: 美國兒科醫學會(AAP))
運動的選擇上則配合兒童動作發展階段性的成長應著重在運動協調性及穩定性,若爸爸媽媽發現自己的小孩的運動表現低於同年齡水準,都可以向您的兒科醫師諮詢,來確認小孩是否有發展上的問題。
保持心情愉悅
兒童心理健康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愉快的心情可以協助兒童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發展愈趨健全。
研究發現,長時間處於壓力過大的環境下,兒童過敏氣喘的機會也相對較高。因此家長可以透過良好的親子互動、多觀察孩子的壓力來源、多讓孩子親近大自然來讓小孩感受愉快的心情。
如果小孩不會對寵物毛髮過敏,家中飼養毛小孩(狗、貓)也可以穩定小孩的情緒,對安撫嬰幼兒心靈有正向的幫助。
此外,提供兒童聆聽優美音樂的機會(尤其是古典樂),有助於減緩壓力的影響及幫助睡眠,促使體內增加分泌提高免疫力的激素,進而降低疾病的發生喔!
充分的營養
天然的食物能夠提供的不只是能量的供給,同時對於小孩神經肌肉骨骼以及情緒的發展都非常重要,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從小接觸各類食物,透過觀察來瞭解孩子食物的喜好來搭配每日必要的營養素。
對於偏食的孩童,可以改變調理方式來增進孩子的食慾,利用天然的調味料調味,或是改變食物質地,也可以調整擺盤的方式來讓孩子更有意願嘗試。
好看的食物總是可以吸引人的目光,令人食指大動;對孩子尤其需要善用豐富的顏色、變化的造型,來製作吸睛、好吃、又營養豐富的食物;暖色系的食物在視覺上可以促進食慾,如蕃茄、甜椒、地瓜、南瓜,而冷色系為主的視覺是會令人降低食慾喔!
許多父母會疑惑是否需要讓自己孩子額外補充營養品。
最新的研究說明,如果沒有營養缺乏的問題,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因此除非小孩檢測發現有營養素的缺乏的問題,則建議針對缺乏的營養素進行額外補給。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醫療團隊針對嬰幼兒營養品補充建議如下: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脂溶性維生素,它不只調控體內鈣磷的平衡,近來也發現維生素D與人體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癌症有相關性,因此也逐漸受到醫界的重視。維生素D大部分可以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因此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如果沒有皮膚相關問題,我們可以利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間讓四肢裸露曝曬10-15分鐘左右來讓身體合成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
食物(魚、蛋黃、香菇…等)的攝取也可以獲得些許維生素D,但嬰幼兒能攝取的量有限。
台灣兒科醫學會在2016年針對維生素D給予建議:對於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而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000毫升的配方奶,則需要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
若爸爸媽媽想要替小孩補充維生素D,建議勿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使用,應該要與您的兒科醫師討論。
益生菌
腸道不只是消化系統,還與免疫功能息息相關,如果腸道長期受到壓力、壞菌、有毒物質影響,會讓腸道黏膜受到破壞,進而讓有害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中引發過敏反應。益生菌的效果在於改善腸道菌叢的平衡,讓有益於宿主的活菌在腸道生長來改善腸道不適、腹瀉等等症狀。
益生菌目前對於「預防抗生素引起的腹瀉」臨床實證確認具有功效。
這邊幫大家整理如下:
挑選益生菌的時候,菌種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菌數越多越好。
爸爸媽媽應該瞭解小孩目前遇到的問題,針對問題去挑選適合的菌株。
鋅
鋅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它與人體內許多酵素的活性有密切相關性。鋅影響的層面很廣,包含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肌肉神經系統。
研究缺乏鋅的兒童容易出現味覺異常、生長遲緩、腹瀉等問題。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一篇系統性研究發現,開發中國家的幼童每天補充鋅(每天10-20毫克)使用超過三個月,下呼吸道感染的似乎有減少的趨勢。
WHO也建議6個月以內的嬰兒每天補充10毫克/天的鋅(6個月以上的幼兒20毫克/天),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腹瀉導致的脫水。
我國兒科醫學會亦建議含有鋅的副食品可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小孩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鋅,如果對海鮮類不會過敏的話,甲殼類的海鮮蘊含豐富的鋅,其他食物像是肉類(牛、豬、雞)也是不錯的選擇,蔬果類的話則可以考慮堅果類的食物作為補充來源。
維生素C
維生素C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但有很好的抗氧化及調節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維生素C在新鮮的蔬菜與水果等食物的含量較多。短期的缺乏容易會有疲勞無力的症狀,長期缺乏則可能導致壞血症、牙齦出血等問題。
目前並沒有要求嬰幼兒應多額外補充維生素C,建議爸爸媽媽盡量讓小朋友自母乳或配方奶獲得營養,若小朋友已可以使用副食品,則可以添加蔬菜水果進去,讓小朋友從天然的食物獲得營養。如果有額外補充維生素C的需求,則建議一天補充100毫克即可。
定期施打疫苗
定期施打疫苗可以讓嬰幼兒迎戰各種傳染病的威脅,而且施打疫苗不只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家中年長或是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形成一個有效的保護傘。
目前台灣兒童手冊表列學齡前嬰幼兒應施打的疫苗時程表,按時的施打疫苗可以有效的增進嬰幼兒的抵抗力,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
作者:安兒康小兒小兒專科診所 劉明發醫師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