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韌帶鬆弛!?新生兒科醫師告訴妳如何慎選揹巾

我們的髖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大的關節,也是受力最大的關節。當我們站立、行走、做許多的日常活動時,髖關節都提供了很大的活動度和支撐力,因此,它是我們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
 
髖關節和許多其他器官一樣,在寶寶出生後還會繼續發育,因此,即使出生時寶寶檢查都正常,也不代表髖關節的發展一定不會有問題。所以,爸爸媽媽在平常就應該經常注意寶寶的姿勢,讓寶寶的髖關節發育得更好;相反的,若是日常生活中寶寶下肢常被擺在不利於髖關節發展的姿勢,就有可能導致「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情況

什麼是「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髖臼(acetabulum)和股骨頭(femoral head)。發展成熟的髖臼,其形狀像是一個臼的凹窩,讓股骨頭可以像杵一樣在裡面轉動。

(圖片來源:https://hipdysplasia.org/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text=Hip%20Joint%20Anatomy)

然而,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髖臼的形狀還是比較平的狀態,隨著寶寶年紀的增長,骨骼、肌肉、韌帶以及下肢動作和承重需求也會隨之提升,一直到10歲左右才算發展完成,因此,在孩子10歲前都應該留意下肢的姿勢擺位。
 
如果髖關節沒有發育好,變成平平的,臼太淺讓股骨頭容易掉出來,就會造成股骨頭脫位甚至脫臼。


(圖片來源:https://hipdysplasia.org/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text=Hip%20Joint%20Anatomy)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有多常見呢?

根據統計,大約有1/10的寶寶剛出生時,由於天生韌帶比較鬆弛,導致髖關節有不穩定的現象,這時如果能經常將下肢維持在正確的姿勢,便可刺激髖關節正常生長。相反的,若沒有提供髖關節正常發育環境,就可能隨著嬰兒長大,逐漸形成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另外,還有很少數的新生兒因為髖關節結構缺損,剛出生時股骨頭就掉出髖臼,造成先天性髖關節脫臼,這是最嚴重的情況。
 
在所有的嬰兒中,大約有1/100被診斷為「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並且需要治療。

 

哪些寶寶容易發生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子宮內空間較小:

 包括臀位產、第一胎、羊水少、多胞胎等,因為子宮內空間較小,下肢容易受到擠壓,因此比較容易出現髖關節的問題。另外,有斜頸的寶寶也常合併此問題。
 
  • 女嬰:

 女生因為賀爾蒙的關係,比較容易有韌帶較鬆的情況,因此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生率是男嬰的4-5倍。
 
  • 遺傳:

父母或其他手足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話,也比較容易有此問題。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哪些症狀?


大多數的新生兒並沒有明顯症狀,甚至髖關節脫臼也不會感到疼痛,因此兒科醫師為1歲前的寶寶施行身體健康檢查時,都會例行性的檢查髖關節的穩定度,確認發展正常。
 
有髖關節問題的寶寶,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
 
  1. 兩隻腳的長度不同
  2. 髖關節旋轉角度受限
  3. 雙腳伸直時兩側大腿或臀部的皺褶不對稱
  4. 大動作的發展受影響,例如坐、爬行或走路的時程較慢
 
爸爸媽媽在照顧寶貝時,可能會發現換尿布時髖關節有「喀拉」的聲音、大腿張不太開、躺著兩隻腳屈膝時膝蓋不一樣高;再長大一點可能走路會一跛一跛,或是像鴨子一樣搖搖晃晃的走路。如果有這些表現就懷疑可能有髖關節異常,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如何診斷?

  1. 剛出生至4個月的寶寶,醫師在身體檢查時可以徒手檢查髖關節是否會脫臼及復位(Barlow Test & Ortolani Test)。
  2. 上述檢查有異常或有懷疑時,可以安排超音波檢查確認髖臼的發育和股骨頭的位置。
  3.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則需要用X光來確診。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如何治療?

把握孩子6個月前的黃金期

如果早期發現,穿戴矯正用的吊帶(Pavlik harness)便可以維持髖關節的角度,並固定骨頭在正確的位置,治療時間約3-6個月,成功率約為90%。後續持續追蹤髖關節的發育情況,直到狀況穩定為止。


(圖片來源:https://www.rch.org.au/kidsinfo/fact_sheets/Pavlik_Harness_for_DDH/#:~:text=is%20the%20best%20position%20for%20the%20hip%20joint%20to%20be)
 

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這個階段的寶寶使用吊帶治療效果並不好,需要手術治療把股骨頭放回正確的位置,再以石膏固定1-3個月,之後再視情況使用支架固定。這個年紀的寶寶活動力變大,正是學習爬行、站立、走路的階段,因此治療過程會比較辛苦,並且後續需要接受復健治療。

 

如何讓寶寶的髖關節發育得更好?6個月前的抱姿、背巾、包巾很重要!

寶寶在子宮裡的姿勢是「髖關節彎曲、外展」,也就是「大腿打開並屈起」,這是最適合寶寶髖關節發育的姿勢。相反的,雙腳伸直、膝蓋併攏會阻礙髖關節的發育。因此抱寶寶時要注意下肢的位置,盡量保持寶貝的膝蓋和髖關節在彎曲的姿勢。
 

包巾和睡袋的選擇

包巾可以提供寶寶安撫感,幫助情緒的穩定及睡眠。不管是用方巾包裹寶寶,或是使用睡袋,都要注意下半身必須有足夠的空間讓寶寶的腳可以彎曲,大腿可以張開自由活動。隨著寶寶身高體重增加,也要適時更換成較大的睡袋,避免髖關節活動受到限制。
 

揹巾的選擇

揹巾是爸爸媽媽方便省力的好幫手,但是在使用時,要注意寶寶的下肢應該呈現M型腿」--雙腳打開,膝蓋略高於臀部,才能使髖關節處在正確的位置。
 
如果揹巾的底部支撐的面積不夠大,沒有從寶寶的屁股延伸到大腿處,就會讓寶寶的兩腳直直垂下,長時間使用可能導致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因此建議爸爸媽媽選用有認證的揹巾品牌,或是實際帶寶寶去試揹。


(包覆式揹巾。左:M型腿、較佳。右:不建議)


(一片式揹巾。左:較佳。右:不建議)

 

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建議的品牌

看到這裡,如果爸爸媽媽還是不知道怎麼選擇,可以參考以下圖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 IHDI)建議的常見揹巾及睡袋品牌。



若是使用的品牌不在上表中,也可以在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的網站https://hipdysplasia.org/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prevention/baby-carriers-seats-and-other-equipment/hip-healthy-products/查詢,或是讓兒科醫師確認是否適合寶寶。

作者:
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  蔡舒帆 新生兒科醫師

推薦參考:
安兒康 兒童骨骼肌肉矯正門診:
https://e-carebaby.com/baby_treatment-132/